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_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有哪些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

1.购买新能源汽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充电桩纳入新基建,百亿投资加持,风口之上如何走向成熟?

3.买新能源车需要注意什么

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_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有哪些

购买新能源汽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购买新能源汽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导语:新能源汽车正以其环保和高效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追捧。

       然而,在购买新能源汽车之前,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以确保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并享受到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本文将为购买者提供一些指导,帮助他们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避免一些常见的问题。

       一、充电基础设施:

       1、充电桩配套:在购买新能源汽车之前,要了解所在地区的充电桩分布情况,是否配套完善,以确保日常充电的便利性。

       2、充电桩类型:了解充电桩的类型和充电标准,以确保所购买的车辆与所用充电桩兼容,避免充电困扰。

       二、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

       1、续航里程需求:根据自己的出行需求和日常行驶里程,选择适合的续航里程,以满足日常使用和长途出行的需求。

       2、快充和慢充:了解所购车辆支持的充电方式和充电速度,判断是否满足个人的充电时间和急需充电的情况。

       二、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

       1、续航里程需求:根据自己的出行需求和日常行驶里程,选择适合的续航里程,以满足日常使用和长途出行的需求。

       2、快充和慢充:了解所购车辆支持的充电方式和充电速度,判断是否满足个人的充电时间和急需充电的情况。

       三、电池性能和寿命:

       1、电池类型:了解所购车辆所采用的电池类型、电池容量以及电池的保修期限,以及对电池进行维护和管理的方法。

       2、电池寿命:了解电池的预计寿命和相关保养细节,如避免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四、政策支持和补贴:

       1、购车补贴政策:了解当地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购买的政策支持和补贴政策,以获得购车的经济优势。

       2、免费停车和通行政策:了解新能源汽车享受的免费停车和通行政策,以降低使用成本和方便出行。

       五、品牌信誉和售后服务:

       1、品牌信誉:选择具有良好品牌信誉和口碑的厂商和品牌,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可靠性。

       2、售后服务:了解厂商的售后服务网络和服务承诺,以确保在购车后能够享受到及时和有效的售后支持。

       六、价格和总体成本:

       1、购车价格:对比不同品牌和车型的价格,考虑预算和个人需求,选择适合的新能源汽车。

       2、充电成本:了解不同充电方式和电价,评估日常充电的成本,以及与传统燃油车的比较。

       3、保险费用:咨询保险公司,了解新能源汽车的保险费用,综合考虑购车总体成本。

       七、试驾和用户评价:

       1、试驾体验:在购买前进行试驾,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操控感受、驾驶舒适度和噪音情况,以确保符合个人喜好和需求。

       2、用户评价:查阅相关的用户评价和车主群体的意见,了解车辆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维修情况,为购买决策提供参考。

       总结:购买新能源汽车是一项重要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充电基础设施、续航里程、电池性能、政策支持、品牌信誉、售后服务、价格和总体成本等关键问题。记住,在购买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自己做出明智的购车决策,并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出行贡献一份力量。

充电桩纳入新基建,百亿投资加持,风口之上如何走向成熟?

       和传统汽车相比,安装充电桩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必不可少的环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公共专用、私人自用、社会公用充电桩。

       个人充电桩建设遇到重重困难

       私人自用,目前通常是厂商免费为消费者安装,但是这需要与电力部门、物业公司的合作才能实现。

       家住北京右安门的车主熊进,前不久刚刚入手了一辆2013款荣威E50。但家和公司都离公共充电桩远,4S店又在中关村,去哪儿给车充电,就成了他每天面对的难题。

       在国家电网将“个人自建充电桩”管控放开、北京市公布自用充电设施建设流程之后,熊进似乎看到了问题解决的希望。然而当他将4S店出具的购车充电条件确认书、固定车位产权证明等材料拿到小区物业盖章时,却碰了壁。

       “老旧小区居民基本供电有时还不足,再建充电桩压力确实有点大。”熊进所在小区的物业负责人说道。该负责人还表示,即便是过段时间增容以后,随着用电高峰的临近,首先确保小区内近800户居民的基本用电,才是最重要的。

       在私人充电桩的安装过程中,小区物业是否支持入区入户,成为摆在车主、新能源汽车厂商面前的首要问题。但是,对于私人充电桩的安装,相关方如何配合或支持,并没有相关条文加以约定。

       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涉及充电桩的内容较少,仅有“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体系”的相关条文。而在《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管理办法》对于私人充电桩建设方面的规定中,也未涉及物业公司。但是如何确保充电桩顺利入区入户安装,小区物业公司在这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责任和义务都包括哪些并未提及。

       充电桩的安装涉及到很多层面,如政府的规划部门和电网公司、车企、充电设备厂家、设备安装公司、小区物业公司等,在电动汽车未普及的情况下,每个环节沟通起来都显得尤其困难,私家车主若想在所住小区安装充电桩显然不是一件易事。

       公共充电桩 “建设革命”还需努力

       市民在自家小区安装充电桩屡屡碰壁,那么公共充电桩能否解决问题呢?

       与个人充电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公共充电桩经常出现闲置、无人维修、被其他车辆占用、分布不均等现象,使用率偏低,造成了资源浪费。

       笔者在位于北京马连道的路面停车场看到,国家电网新建的10多个充电桩虽然均处于开启状态,但只有1个充电桩在为电动汽车充电,一排原本给新能源汽车预留的车位早已被非新能源汽车占据,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停车场。

       即使在网上能查询充电桩大体方位,去实地寻找过程中也并不顺利。尤其是设在写字楼和商场的地下停车场充电桩,经过多方打听寻找,才能有幸得见其“庐山真面目”。

       一面是车主找不到充电桩,一面是大量充电桩长期闲置。公众对公共充电桩信息的知晓度不足和位置的隐蔽性,也是导致许多充电桩不被众人所知的主要原因。

       安装公共充电桩,意在营造良好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按照原先的计划,充电桩建设将会在北京市铺开,而实际过程中,却远未达到预期效果。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曾谈道,各部门应该联手起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找出解决充电难问题的具体办法;基础设施建设不解决,电动车就难以往前走。

       如何规划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到“方便、好找、有用”才是最为重要的。否则,仅靠政策和补贴的推动想必永远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买新能源车需要注意什么

       [?亿欧导读?]?新基建按下的加速键,会如何催熟市场?

       作者丨丁唯一

       编辑丨张宇喆

       充电桩正走向“风口”。

       4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公布了一组数据:预计今年内完成100亿元的投资,新增公共充电桩约20万个,私人桩约40万个,新增公共充电站4.8万个。

       而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大概建设了45万根公共充电桩。

       以此速度来看,充电桩建设进入了政策快速推动时期。

       不断扩散的疫情正在让全球的经济按下暂停键。在中国汽车产业,工厂停工、裁员降薪、供应链断裂已经成为了疫情笼罩之下挥散不去的阴影。但由于“新基建”风口的出现,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细分领域却展现出了发展活力。

       在正式被纳入“新基建”之后,充电桩行业的好消息不断。政策撬动下,各路资本纷纷注入,在疫情阴霾笼罩的3月,充电桩行业却密集收获3起融资,其中还包括“圈外人”宁德时代和蚂蚁金服。

       充换电行业在之前成长过程中烦恼不断,高投入、高回报周期、低利用率等都成为了盈利的掣肘。按照一个行业的成长周期来说,亿欧汽车认为充电桩行业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的试探、初步形成期的蒙眼狂奔、发展期的高质量增长及成熟期的稳步前行。

       随着“新基建”地位的确认,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获得了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踏板,但距离成熟还有一定距离。

       01?未达预期的第一阶段

       时间回溯到2006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全国首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中国充电桩行业的历史大幕就此拉开。

       随后2008年,北京市奥运会期间建设了国内首个集中式充电站,该充电站可满足50辆纯电动大巴车的动力电池充电需求。2009年,南方电网投产的首批电动汽车充电桩在深圳建成,建设规模为2个充电站,134个充电桩。

       彼时,出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乐观预期,国家电网曾梦想一统充电设施领域,如同加油站中的中石油和中石化一样。

       随后,国家电网曾三次调高充换电站建设计划。

       2010年,国家电网在《“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904座充换电站和23.3万个充电桩,充电设施规划总投资为217.1亿元。

       2011年9月,时任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上,又将“十二五”目标扩大到2900座充换电站和54万个充电桩。随后,2013年6月,据《国家电网报》报道,“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又将数字再一次提高,计划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3700座、充电桩34万个。

       充电桩/?123rf

       理想很饱满,现实却十分“骨感”。

       《国家电网公司社会责任报告》(2013)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400座,充电桩1.9万台。原计划投资额逐年增加,从建设数量上看2012年充换电站建设放缓,2013年全年竟然只建成了47个。

       南方电网设立的Flag也同样经历了倒下的命运。此前,南方电网与深圳市政府达成协议,到2012年在深圳建设89个充电站、29500个充电桩,预计总投资额将超过10亿元。不过,根据《南方电网公司社会责任报告》(2012年),截止到2012年底,南方电网仅建成充换电站18座,充电桩仅3229个。

       谈到充换电站建设放缓,仍然绕不过“盈利难”这道坎儿。国家电网内部人士曾称,彼时已建成的400余座充换电站几乎没有盈利的项目,处于全线亏损的状态。南方电网分公司也表示,其在深圳建成运营的7座充电站,每年亏损额为1300万元。

       早期的充电桩,就这样“小心试探”了一番。一方面,巨额亏损的“果子”并不香甜;而另一方面,充电桩的巨大缺口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掣肘。

       02?蒙眼狂奔的六年

       2014年之后,充电桩市场的大门正式开放。

       2014年,国家电网宣布全面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与电动汽车换电设施市场。这意味着,充电桩市场不再只受国有企业所控制,民间资本也有分一杯羹的机会。同年,如今在公共充电桩领域排名第一、第二的特来电、星星充电相继成立。

       充电桩行业爆发的另一关键因素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2014年,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一举打破了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刻板印象”。被特斯拉“教育”过后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了各大汽车厂商争夺的重要战场之一,大批新能源汽车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了8.39万辆,累计销售7.4万辆,和2013年的1.75万辆和1.76万辆的产销数据相比,翻了四倍有余。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的规模。

       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加码,使得充电桩市场随之变成一片红海。一时间,国营资本、私营企业蜂拥而上,掀起了一阵充电桩建设狂潮。狂潮的猛烈在充电桩数量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制表人/?亿欧汽车分析员?丁唯一

       截至2015年底,我国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仅5.7万台。这一数字在2019年底已达到121.9万台,增长了21倍。在充电桩高速建设的同时,全国车桩比水平也在持续优化,已由2015年的7.8:1提升至2019年底的3.4:1。

       但是好看的数字背后却是以野蛮增长的方式在支撑。

       过去几年,充电桩行业赛道上一时间人满为患,但其中碰撞出的问题也比比皆是:投入成本高、利用率低下、用户体验差、共享观念淡薄的情况却愈演愈烈,从而导致了全行业陷入盈利难困局。

       即使是充电桩行业的头部企业特来电,也没能逃过亏损的境遇。特来电在成立前四年累积亏损6亿元,直到2019年4月才实现盈利。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不讳:“特来电投了这几年亏了八亿,别人想干这个事不亏5个亿休想做成。”

       由于充电桩行业存在投入资产重、回报周期长的属性,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充电桩市场已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格局——行业前三的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

       制表人/?亿欧汽车分析员?丁唯一

       因此,尽管入局容易,但在赛道上坚持下来的玩家并不多。特来电品牌总经理赵健在此前的采访中曾透露,2017年中国大概有300多家充电桩企业。但到了2019年,50%的企业或倒闭或退出该行业,还有30%的企业在盈亏平衡的基准线上挣扎。

       随着“蒙眼狂奔”的日子结束,坚持下来的充电基础设施企业正在寻找良性增长之路。

       03?走向成熟

       2020年3月,充电桩正式被中国纳入到七大新基建之中。

       在亿欧汽车看来,“新基建”地位的确立,是充电基础设施行业从蒙眼狂奔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大手笔和新玩家,是充电桩市场迈入第三个阶段最直接的表象。

       3月初,国内第一大公共充电桩运营商特来电完成了总计13.5亿元的增资,新引入了鼎晖投资以及国调基金。其中,鼎晖投资是管理千亿级资产的知名机构,国调基金则是国家队背景、管理资产规模达到3500亿元的中国最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3月6日,中央为新基建定调后的第三天,主营动力电池的宁德时代,与福建百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上海快卜新能源,主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业务。

       3月27日,蚂蚁金服也入股了一家充电桩运营企业简单充,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占股33%。

       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各地方政府针对充电基础设施也将有政策方面的倾斜。3月底,上海市开始对充电桩提供安装补贴。不久前,北京、深圳、成都、山东等地也先后发布了对充电桩的扶持政策。

       资本和政策推手之下,充电桩市场自身也将经历洗牌。

       新基建中的“新”是使充电桩不同于普通基建的关键。云快充CEO田波曾对亿欧汽车表示:“新基建区别于传统基础设施的跑马圈地,更加注重充电设施的运营平台建设,让桩联网、车联网加快融合。”

       未来,充电桩行业离不开大数据、5G等新技术和新领域的协同作用。而这样的工作,不可能仅靠充电运营商一方完成。因此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之前从未涉水过充电桩市场的蚂蚁金服和宁德时代会纷纷入局。

       而充电运营商在其中,则可以通过充电获取数据,打通出行、生活服务的数据链条,原本单一的充电业务上就多了增值服务,未来的盈利模式也将有着更多元的探索。

       电动汽车充电/?Pexels

       不过,“新基建”地位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充电桩未来的发展就能一帆风顺。十三五期间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显示,到2020年底,中国要实现车桩比1:1的目标。截至到2020年2月,这一数字仅达为3.2:1。雪上加霜的是,新冠疫情还在拖累着行业的发展速度。因此,2020年实现这样的目标恐怕并不容易。

       虽然当下的行业发展远未达2015规划的目标水平,但亿欧汽车对于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未来5年的发展仍有巨大的信心。近年来,全球汽车企业开始走向电动化、CTP等动力电池技术走向量产、更多高效的充电场站完成建设、新能源汽车成本逐渐下探、V2G技术距离量产越来越近……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活力也将不断提升。

       在今年1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预计,在2025年之前,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相关技术都会全方位成熟,电动化拐点来临;同时,新能源发电价格拐点也将到来。

       亿欧汽车预计,在2025年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逐步超越燃油车,充电基础设施市场的发展期也将结束,正式迈向成熟阶段。

       因此,基于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发展前景,充电桩作为其配套补能设施也必将随之成长,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

       新基建按下了加速键之后,充电桩的快速布局成为推动新能源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它却不是制约消费者购买的唯一原因。

       (近期,亿欧汽车正在推进《2020-2025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预期研究报告》,欢迎大家交流探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买新能源车需要注意什么?

       1、续航里程:

       续航里程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毕竟车辆的续航关系到车辆的后期使用。

       2、配套设施:

       目前的充电站要比加油站少,要了解车企是否赠送充电设施,或者看自己居住的小区是否让装充电设施。

       3、质保时间:

       新能源汽车最让人担心的就是电池,所以一定要注意汽车厂商提供的电池质保时间,其提供的动力电池和整车质保时间都是多少年或多少万公里,越长越好。

       4、充电时长:

       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长,所以一定要注意是否支持快充,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快充,当然如果不是紧急情况,尽量避免使用快充。

       5、电池安全:

       电池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的“血液”它不仅关系到整车的续航里程还和安全性能紧密相关。

       好了,今天关于“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