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宝马汽车集团最近新消息_华晨宝马汽车集团最近新消息是真的吗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谈论华晨宝马汽车集团最近新消息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常见和深入的问题,我将详细回答每一个问题,并分享我的见解和观点。

1.宝马收购华晨了吗

2.宝马中国“闪电”换将,全球裁员和预亏下的在华战略如何推进?

3.华晨汽车被申请破产重整!4.5亿股遭质押,负债超千亿

4.宝马怎么会跟华晨合作

华晨宝马汽车集团最近新消息_华晨宝马汽车集团最近新消息是真的吗

宝马收购华晨了吗

       宝马没有收购华晨。宝马只持有合资公司、合资品牌华晨宝马合资公司75%的股权,只是华晨汽车集团业务的一部分,华晨汽车集团旗下还有华晨中国、华晨鑫源、华晨金杯、晃车、宋华等其他汽车品牌。

       目前,华晨汽车集团拥有4家上市公司(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上海申华控股有限公司、金杯汽车有限公司、陈欣中电控股有限公司)和100多家全资、控股、参股公司。打造了中国、金杯、宋华三大自主品牌,以及华晨宝马合资品牌,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各个领域。

       代表宝马全球官网,宝马将增持华晨宝马25%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宝马将持有合资公司75%的股份。至于购买金额,目前没有官方消息,外界猜测金额在36亿欧元左右。

       中国将在2022年开放乘用车合资股比。华晨宝马是首家打破50:50股比的合资公司。在中国宣布放宽合资股比限制后,宝马集团将成为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司。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是宝马集团和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于2003年3月27日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企业,此前宝马集团与华晨汽车分别持有合资公司50%的股权,华晨宝马从事BMW品牌汽车的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

       百万购车补贴

宝马中国“闪电”换将,全球裁员和预亏下的在华战略如何推进?

       在不终止合作的情况下,宝马集团与华晨汽车于2018年10月正式宣布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合作期限延长至2040年,并成立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华晨汽车的全称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总部位于沈阳,是国内比较大的自主品牌企业。华晨集团有三家上市公司,包括,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上海申华控股有限公司、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华晨宝马所生产的车型

       生产的车型都是宝马品牌的,也负责销售和售后服务。2004年,宝马集团全球工厂质量审核流程,华晨宝马沈阳工厂获得全球工厂统一质量标准,制造出来的汽车质量完全值得信赖。

       百万购车补贴

华晨汽车被申请破产重整!4.5亿股遭质押,负债超千亿

       从5月27日最后一次公开亮相,到6月24日确认辞职,突如其爱的这场变动使刘智的离开充满“八卦”色彩。

       6月23日晚间,一个微博名为“sTEveNs-”的博主爆料称,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刘智已离职。而在此之前,这一人事变动毫无预兆。6月24日,宝马中国确认了这一消息,并宣布自?2020?年?7?月?4?日起,邵宾接替刘智,担任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刘智则因个人原因离开。

       告别者——刘智

       作为宝马首任中国籍总裁,刘智在宝马中国管理层的地位不言而喻。

       公开资料显示,刘智于2008年加入宝马,先后在产品管理、经销商管理和销售等业务部门担任管理职务。通过一次次晋升,2016年4月,刘智出任宝马中国总裁,刷新了外企人事任命的纪录,也成为宝马在华首位中国籍总裁。

       在刘智担任宝马中国总裁的这4年时间里,宝马在华也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上任后刘智践行A.C.E.S战略生态系统,大力推进自动化、互联化、电气化、共享化,全面主导宝马在华转型升级,在新产品的不断投放下,宝马在华销量也得到了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2016-2019年间,宝马在华销量为51.6万辆、59.4万辆、64万辆和7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3%、15.1%、7.7%、13.1%,增速在德系三巨头BBA中处于中间位置。

       2020年在疫情的侵蚀下,身处最先反弹的豪华车市场,宝马的销量也并未受到太多影响。今年1-5月,宝马在华累计销量达28.85万辆,同比增长15.9%,超过奔驰的28.7万辆与奥迪的25.3万辆,位居国内豪华车市场销冠。

       宝马CEO齐普策曾公开表示,宝马在中国的产销均有反弹,但欧美市场的需求“非常缓慢”地恢复。可以见得,刘智的离开或与业绩表现以及疫情因素并无直接关联。

       而值得关注的是,与刘智离职一同被爆出的还有,“华晨宝马汽车公司经销商发展副总裁肖奕自上周三起被停职调查”,但目前还未有消息表明,刘智的离职与肖奕被停职调查有一定关联。买车网(Buycar.cn)也就人事变动的相关问题联系了宝马中国相关人士,但截至发稿时暂未得到回复。

       继任者——邵宾

       业内普遍认为,在宝马中国人事动荡的关键时刻,宝马继续选用本土化人才,对进一步强化本土化策略的宝马来说,无疑是明智的。

       资料显示,接替刘智的邵宾于2005年加入宝马,曾历任华晨宝马“之诺”品牌总监、宝马中国南区副总裁、宝马中国东南区副总裁、宝马中国北区副总裁等职位,在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18年,在高乐被任命为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之后,时任宝马北区副总裁的邵宾升任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销售副总裁,成为高乐履新后集团本土化战略的核心成员之一。

       对于邵宾的接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在过去几年中,我们一直在不断培养强有力的中国本土化管理人才。邵宾拥有出色的能力和丰富资深的管理经验,我们相信他将继续为公司的成功发展做出贡献。”

       根据规划,2020年是宝马的“新能源车之年”和“品牌之年”,在纯电动BMW?iX3领衔下,集团计划在中国推出17款产品,并将不断加深本土化的进程。但值得关注的是,在特殊时期,宝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前有竞争对手奔驰和奥迪的紧追不舍,后有全球市场受疫情侵蚀的不确定性。据了解,虽然宝马在华工厂已复工复产,但在海外疫情形势不断严峻的背景下,宝马一些进口零部件和整车的到港速度也受到影响。目前,在市场终端的供货环节已经出现问题,不少经销商坦言有些车型已经快无车可卖。

       与此同时,今年5月宝马集团指出,公司将在二季度出现亏损。为此,宝马集团正在进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大规模裁员。此外,出于费用等因素考虑,日前宝马还宣布暂停与戴姆勒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项目。

       “后疫情时代,宝马的首要任务是找到公司重启业务的最佳方式。”齐普策曾表示,在中国车市回暖加速的大背景下,宝马应该发挥系统整合能力,持续推进电动化、数字化进程,在危机中寻找机遇,更好地应对当前汽车行业所面临的挑战。而显然,此时的人事动荡对处于恢复期的宝马来说并不是好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宝马怎么会跟华晨合作

       在被申请破产重整背后,华晨集团债务危机此起披伏。主营汽车业务上,在重度依赖宝马躺赚,自主品牌节节败退下,阎秉哲面临大考。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11月13日,时代财经从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获悉,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申请人为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案号为(2020)辽01破申27号。

       天眼查信息显示,作为一家汽车冲压模具研产商,格致科技主要从事汽车冲压模具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为全球范围内的汽车整车厂及零部件制造商提供汽车冲压模具的定制化服务,该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吉林省辽源市。来源: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截图

       针对此次破产重整申请,时代财经分别致电华晨汽车集团、格致汽车方面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前暂未取得回应。而据界面报道,华晨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也关注到了,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已经汇报了。”

       而对此有负责风控的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一般来说,如果相关的公司资不抵债,便可申请破产,而法院进入破产程序后,结果可能是清算或者重整。

       “清算就是清理公司的债权债务,进行财产分配,公司注销;而重整则是由于这个公司还有潜在的挖掘价值,如果能招募到新的投资人加入或收购,就可能使企业继续运作。当然,重整也可能会失败,那么就会再次进入清算程序。”该人士称。

       而此前,鉴于无法清偿其到期债务、资不抵债等原因,庞大集团和力帆汽车都曾被债权人申请重组,其中,庞大实施了“引进重整投资人+债转股”的重整方案,最终在2019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重整传闻由来已久

       事实上,此前关于华晨集团将进行司法重整传闻此起彼伏。

       早在11月3日,彭博社就曾报道辽宁省政府考虑对华晨汽车进行司法重整,以解决债务问题。据该报道称,辽宁省政府已与金融监管部门就华晨集团重整进行沟通,不过尚无明确重整方案,相关事宜仍在讨论中,因此仍有变数。彼时,该传闻并未得到官方证实。

       不过,仅不到10天时间,华晨集团便传出被申请破产重整的消息。而时代财经查阅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现,目前关于华晨被申请重整的具体原因和进一步进展尚未有更多的消息披露。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被申请破产重整之前,华晨汽车已经因负债高企、债务违约备受市场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华晨汽车累计负债已经高达1226.75亿元。而截至今年10月,华晨汽车累计发行债券34只,存续债14只,存续债余额共162亿元。从到期分布看,华晨汽车到期及回售压力集中在2021年、2022年,债券到期及回售规模分别为65亿元、92亿元,涉及债券分别为4只、8只。

       而本月初,华晨汽车公告称,其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17华汽05”到期日为10月23日,但因公司资金紧张,未能按时兑付债券本息。公司声称,将努力筹集资金,并于11月5日支付债券利息。

       然而,投资者并未等到华晨汽车的债券偿付,取而代之的是其公司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遭到下调的公告,以及公司债券受托管理(债权代理)事务的临时报告。

       11月5日,东方金城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称,将华晨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BBB,评级展望为负面;同时将债券“19华集01”“20华集01”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BBB。

       实际上,今年以来,华晨汽车已经多次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被法院强制执行,次数高达19次,年内累计被执行金额高达1.67亿元,当前被执行总金额近3.9亿。而天眼查数据显示,华晨汽车共有6条股权出质信息,目前均处于有效状态,出质的股权数额高达4.47亿股。

       标普信评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华晨汽车对核心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的控制力不强,而母公司自主品牌知名度较低,竞争力较弱,现金流产生能力较弱。由于其在行业中处于弱势地位,且自身的信用状况比较脆弱,最终导致了违约。 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自主连年亏损?阎秉哲面临大考

       “华晨汽车集团除华晨宝马外其他整车品牌经营状况均不佳,母公司多年资不抵债,而公司对主要营收和利润来源华晨宝马并没有完全的控制权,因此华晨宝马的资金并不能用于偿还集团母公司债务。”申万宏源固收首席分析师孟祥娟称。

       事实上,债务危机背后,华晨汽车的主营汽车业务困局难破,合资和自主业务发展上演“冰与火之歌”。

       据华晨汽车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晨中国2020年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14.5亿元,同比下降23.85%;但净利润实现40.45亿元,同比增长25.24%。

       营收下滑但净利反增背后,主要得益于合资公司华晨宝马的利润贡献。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华晨宝马对华晨中国贡献的未经审核纯利达到43.8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5.52亿元增长23.4%。换言之,若去掉从宝马处获得的利润分成,华晨中国今年上半年板块业务亏损达3.38亿元。

       事实上,华晨自主板块的困局由来已久,其财报显示,2015年至2019年五年间,华晨剔除华晨宝马利润分成后亏损分别达5.4亿、6亿、8.6亿、4.2亿、10.64亿元,总体亏损34.84亿元。

       反观华晨宝马则持续为华晨“输血”多年。财报显示,过去五年,来自华晨宝马的利润贡献分别达38.23亿元、39.93亿元、52.33亿元、62.45亿元及76.26亿元,累计约269亿元。

       而作为华晨汽车集团的掌舵人,阎秉哲自去年4月1日接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后,该集团自主板块并未因新管理者的到来而气象一新。

       事实上,上任至今,阎秉哲并未有多少动作,亦鲜少在公共场合或者官方宣传中听到其消息。而去年底,曾有报道称,阎秉哲自接棒华晨汽车董事长以来,带领华晨积极为建立一个覆盖产品研发、采购、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而努力拼搏,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并巩固和深化与宝马、雷诺的合作,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全面布局出行服务事业。

       但上述动作显然并未掀起多大波澜,而从自主板块的销量层面、产品布局上看,亦并有太大起色。据公开数据显示,在华晨宝马上半年卖出26.2万辆车背后,华晨雷诺上半年共销售11733辆轻型客车及MPV,同比下降42.0%,而华晨中华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仅有3000余辆。

       对于华晨雷诺金杯的困境,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告诉时代财经,华晨雷诺虽然成立超过2年时间,但并无实际搭载雷诺技术的产品面世,而雷诺乘用车市场败退后,希望在商用车领域有所建树,但前提是雷诺要拿出诚意,将新技术新产品拿出来,否则华晨雷诺又将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至于华晨中华方面,据官网显示,目前其旗下仅V3、V6、H3等5款在售车型,除中华V7官方指导价在10.87万元以上,其余车型价格均在7万和8万元左右。而今年以来,华晨自主品牌亦仍未有新产品推出。对此,11月13日,时代财经就其后续产品规划采访了华晨中华方面,但截至发稿前暂未取得回应。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华晨宝马股权调整已进入倒计时。据华晨与宝马2018年签署的协议显示,2022年前,宝马将从华晨汽车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权,届时宝马和华晨汽车分别持有华晨宝马75%和25%的股份,并不再纳入华晨汽车合并范围。换言之,届时华晨从华晨宝马处分得的利润比例亦将大打折扣,在自主板块仍深陷泥潭下,华晨中国业绩或堪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华晨汽车于去年11月申请破产重组,自主品牌中华汽车最近被传言被宝马收购。毫无疑问,过去严重依赖“吸血”的华晨汽车终将逃脱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此时,我们不是想在华晨下跌的时候打击它,而是想讨论市场会如何瓜分这只“瘦骆驼”,华晨下跌后会给市场带来什么样的连锁效应。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这只骆驼的分支结构。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华晨中国、上海神华控股有限公司、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陈欣中电控股有限公司四家上市公司,其中,华晨中国持有合资公司华晨宝马50%的股权(2022年将有25%交付给宝马中国)。

       汽车品牌方面,华晨汽车集团拥有中华、金杯、宋华三个自主品牌,以及华晨宝马、华晨雷诺两个合资品牌。

       看似庞大的华晨汽车集团,其实大部分都是亏损的。华晨集团的利润主要来自华晨中国,后者的利润严重依赖华晨宝马。

       所以,即使华晨集团申请破产重整,仍然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其在华晨中国的股权。

       2020年5月起,华晨集团陆续以超低价格(0.01美元/股)将华晨中国约12%的股份转让给辽宁SASAC旗下的辽宁交通建设投资;2020年9月,华晨集团将华晨中国剩余的30.43%股权转让给新成立的子公司辽宁新锐。

       也就是说,华晨在破产重组前就已经转让了核心资产,甚至企图成立信托基金锁定资产。背后的目的就不用多说了吧?

       所以,看似最抢手的华晨中国,由于归属的混乱,现在就相当于一张废纸,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相反,华晨集团旗下的其他板块,如金杯汽车、神华控股、中华汽车等,目前都有投资者感兴趣,包括宝马集团。

       宝马的野心

       华晨宝马中国肯定是盯上了合资公司(华晨宝马)50%的股权,但目前宝马已经买下了华晨集团持有的中国汽车品牌,与华晨宝马的合资没有任何关系,更不用说华晨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了。被收购实体为华晨独立品牌中华汽车和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表示:“我们希望以实际行动支持华晨集团的重组,并致力于进一步扩大我们在辽宁省的业务。我们希望利用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现有产能”。

       说白了,宝马对中国品牌本身不感兴趣,也不打算帮它复兴。宝马感兴趣的是其背后的资产价值,比如现成的工厂和造车资质。

       据了解,华晨中华大东工厂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工厂面积35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15万辆。这个工厂是按照宝马标准设计的,所以接手后宝马可以使用。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华晨中国大东工厂一街之隔就是宝马大东工厂,再往北就是2017年刚刚完成扩建的宝马新大东工厂。

       换句话说,宝马收购这家工厂的目的是为了打通整个区域,提高协同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总额16亿元的收购案还包括价值4亿元的中国汽车生产资质。业内猜测,宝马可能会利用这个“指标”成立另一家全资公司,专门生产新能源汽车。

       说到独资公司,就要多了解一下汽车行业的股比变化趋势。

       2018年,特斯拉在上海建立独资工厂,此前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取消;2020年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取消后,四川现代悄然转变为全资现代汽车企业。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和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全面开放汽车外资准入。宝马很可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外国车企。

       事实上,早在2018年,宝马就宣布在2022年开放股比后,以36亿欧元收购华晨宝马合资公司25%的股份,股比从50%提升至75%。现在华晨集团动荡,宝马很可能会把剩下的股权全部拿过来,陆续成立两家全资公司。

       一旦宝马被全资收购,将对中国长期以来的合资局面产生较大冲击。长期依赖合资企业的国内车企将不得不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投资。届时,中国汽车产业的版图将会出现更多变数。毕竟像华晨这样靠输血的车企不在少数。

       8月31日,BAIC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BAIC上半年实现营收903.75亿元,其中北京奔驰营收达880.59亿元,对BAIC总营收的贡献率达97.4%。

       与此同时,BAIC自主品牌的损失仍在进一步扩大。今年上半年,北京品牌营收23.16亿元,同比下滑21.0%。从销量来看,今年上半年,北京品牌销量仅为2.8万辆,同比下降20%左右。此外,北京品牌上半年毛利亏损24.96亿元,较去年上半年亏损18.34亿元有所扩大。

       不可否认,在汽车工业的发展中,股比限制对我国汽车工业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成为了一些汽车企业的“保护伞”,极大地阻碍和延缓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此时,股比的完全开放将倒逼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汽车市场近20年的发展也证明了,真正的核心技术总是可以通过自研获得的。目前行业一线的企业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如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等,而一些背靠大山的企业,一旦离开合资品牌,无异于咸鱼。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张金华认为,“合资企业股比放开,本土车企保护期结束,压力陡增。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特别是长安、吉利等中国品牌的集体发展。,这种情况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合资前的技术品牌优势。”

       华晨的崩溃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的必然结果。希望其他朋友能从中吸取教训,把命运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在新能源和开放分成比例的大潮下,留给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百万购车补贴

       好了,今天关于“华晨宝马汽车集团最近新消息”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华晨宝马汽车集团最近新消息”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